集集開發的故事 2016 劉青松
集集遠在清乾隆年間也就是在230年前就已經開發,所以集集可以看得到226年歷史的土地公廟,200年前種的荔枝樹,160年前蓋的木構造古宅;集集鎮的地名由來,依據地方耆老的描述;在清代開發之初,因地處出入內山必經之路商賈往來聚集且散居在各山裏的人,都將各自墾植收穫,帶到集集來交易,於是形成市集;有詩云:『四方來聚,萬商雲集』所以稱聚集,老一輩台語發音都為聚集。依據鎮誌記載西元1663年,漢人入墾社寮(竹山鎮);二年後林圮率軍開墾水沙連(今竹山);然而到了西元1771年,即乾隆36年;集集才有漢人入墾,距與一水之隔的社寮開發竟差108年;難怪光緒初年,地方大吏吳光亮、陳世烈在集集題寫『開闢鴻荒』『化及蠻貊』;到1772年清巡台御史黃叔敬在所著書中詳記,自斗六通後山及宜蘭之道里,曾提及『集集』疑即集集第一次出現地名。集集最早開發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林尾里而後有吳厝、柴橋頭再半路店、八張;在清光緒年間,集集曾經因為樟腦業發展蓬勃,而使得集集街道商家林立,酒館旅店櫛比鱗次,而有『小洛陽』之稱,集集街成為濁水溪上游最繁榮之街市。
甲午之役台灣割讓給日本,明治29年(1896年)日政府在集集設憲兵屯所;明治32年(1899)集集辦務署改稱南投辦務署集集支繹;明治39年改為南投廳集集支廳。
大正9年(1920),台灣總督府修改地方制度;改全台12廳為5州2廳;集集改為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此時由於集集鐵路的開闢,新高郡役所設置及香蕉之盛產,使集集更加繁榮,成為附近各街庄之交通、商業及行政中心。商旅往來極為頻繁,集集街市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有料理店酒家13家、販子間 (旅社)10餘家、類似今天飯店者有松鶴樓、大座扶(內有女人陪酒)二家、朝鮮樓(內有韓國妓)二家、錢莊、運送店及各種商店林立,使集集呈現有史以來最繁榮之時期。
民國34年,台灣光復,政府將原集集鎮所轄之社子、拔社埔、郡坑等12里,劃出成立水里鄉,集集鎮僅轄隘寮、田寮、林尾、和平、集集、玉映、吳厝、廣明-----等11里;由於行政區域之劃,使得集集失去附近行政中心的地位,再加上商業及交通地位,漸為水里所取代及光復後本省逐漸工業化及商業化,以農為主要經濟的集集,於是逐漸萎縮,人口不斷外流,如今已成只有1萬2347人之迷你小鎮,也是因為如此,集集較少因現代文明開發影響仍然保有豐富之自然景觀資源及存樸的農村風貌。
由於集集開較發早所以有著豐富的在地歷史與傳說,例如廣盛宮媽祖廟、大樟樹的由來、大眾爺祠的靈驗故事、集集吊橋獅象把水口風水地理、、、、等等;集集境內目前可作為觀光景點有:火車站、明新書院、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鎮國寺、集集瀑布、大眾爺祠及大樟樹、綠色隧道、攔河堰及開闢鴻荒古蹟、集鹿大橋、軍史公園、及永興壇土地公廟、化及蠻貊古蹟等等
一、開闢鴻荒石謁的故事獅象把水口:
開闢鴻荒石謁所在地點,清朝時稱為牛相觸,由於山勢險要形如二牛相觸而名;此地也是清朝時期(距離現在已經有120餘年了)雲林八景之一,此地兩山對峙,風景絕佳,尤其夏天下過雨後,山嵐飄渺,如置身仙境;清末陳肇興曾詠詩描寫:
籃橋過斗六 四面野風騷 山勢如牛觸(指此地點) 溪流亦虎號 岸花隨路轉 嶺樹拂雲高 隱隱群峰外 蛟龍起怒濤
集集開發的演進,是從竹山社寮經濁水溪到林尾開始,當時清朝南澳鎮總兵吳光亮,率兵開闢東西橫貫道路,東起林杞埔(今竹山鎮)西至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並由牛轀轆(今水里鄉永興村)旁開一道以通集集,由於集集支道之開闢,吳光亮曾屯兵於林尾公館,此地乃成為通往水里、八通關、花蓮之要地;因行勢險要吳氏乃在集集溪岸的大石壁刻下開闢鴻荒四字勒石為記。
相傳集集從前有很好的地理,在現在攔河堰的位置,兩岸分別由獅與象兩頭神獸所化身的山守護著,每到晚上這兩座山就會會合,直到白天才再分開;後來日本人開闢由南投通往集集的公路隧道,所以獅心臟被貫穿,聽說每次要炸山洞的前一晚,都會聽到獅頭山發出嗚嗚 的哀嚎,而象頭山也因為集集吊橋把象鼻給釘死了;於是集集地理被破壞了!另有一傳說,清朝吳光亮總兵,當他的大隊人馬來到這裡,看到這樣的山勢地理即馬上下轎,息鑼晏鼓的進入集集,不敢驚擾,因為他認為這樣的風水地理一定代出賢能;但當他進入集集看到集集大山的形勢,嘆了一句『仙人撒網』才又再敲鑼打鼓熱鬧進入集集。
日據時期為方便集集與竹山往來,在此興建鋼索式吊橋,橋面用大枕木構成吊橋可供大客車行駛;走在上面搖搖晃晃膽小的女人還不敢走哩!